巴中市归国华侨联合会
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
一、部门概况
(一)机构组成
巴中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是市委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,依法按照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,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正县级事业单位。根据职责,巴中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设3个内设机构:综合科、经济科技科、联谊交流科。
(二)机构职能
1.宣传党和政府侨务工作的方针、政策,负责提出全市侨联工作的方针和计划,组织实施全市归侨、侨眷代表大会决议、决定的贯彻执行。
2.做好海外侨胞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,加强归侨、侨眷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,团结和动员归侨、侨眷积极投身改革开放,为改革、发展、稳定服务。
3.加强对外联谊工作,拓展对外交往渠道,促进与海外侨胞进行经济、科技、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。
4.为归侨、侨眷兴办企事业和海外侨胞来巴中投资及合作交流服务。
5.参与协商、推荐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归侨、侨眷代表、委员人选。
6.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、侨眷权益保护法》和有关法律,维护广大归侨、侨眷的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,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。
7.加强侨联自身建设,参与归侨、侨眷干部的培养和推荐选拔工作。
8.指导全市各级侨联的工作。
9.完成市委、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(三)人员概况
巴中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参照公务员法制度管理事业编制7名,其中:主席1名,副主席1名,秘书长1名(按副县级配备);科级领导职数3名,机关工勤事业编制1人,2023年底机关在编在岗人数6名。
二、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
(一)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
2023年财政收入191.61万元,比2022年减少了58.71万元。减少原因为2023年财政预算项目经费减少。资金到位率100%
(二)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
2023年市支出共计191.61万元。其中:基本支出达151.01万元,占总支出的78.81%;项目支出为40.60万元,占总支出的21.19%。
基本支出中:人员支出126.44万元,占83.73%,日常公用经费占24.57万元, 占16.27%。
项目支出中:商品和服务支出40.60万元, 占100%。
三、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
主要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。
在2023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经费”“办公用品购置费”“党建经费”“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经费”4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。
1.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经费”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。项目全年预算数35万元,执行数为35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%。该项目由原来的“对外联谊合作经费”“侨界维权工作经费”“困难侨眷帮扶经费”“侨胞之家建设经费”经市侨联党组研究并上报财政局相关科室同意后,调整为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经费”。主要用于开展开放合作、联谊交流、服务推动商会发展,维护侨益、困难侨眷帮扶慰问、解决侨界群众及侨资企业实际困难需求,侨胞之家建设等工作。发现的主要问题:取得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。下一步改进措施:将进一步规范支出管理制度,搭建对外开放平台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
2.“办公用品购置费”项目全年预算数1万元,执行数为1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%。主要用于市侨联会议室投影仪采购,保障视频会议需要召开。
3.“党建经费”,为运转类项目。项目全年预算数0.6万元,执行数为0.6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%。通过项目实施,主要用于订阅党报党刊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。增强单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意识。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征订党报、党刊等学习资料,让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。
4.“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经费”为运转类项目。项目全年预算数1万元,执行数为1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%。通过项目实施,该项目主要目的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,是通过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工作,协助村两委明确乡村振兴产业布局,完成“加强基层组织、发展集体经济、强化村级治理、坚持精准脱贫和为民办事服务”五大职责。2023年被评选为“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
(一)制度建设情况
我会严格按照执行财务管理制度,修订完善了《巴中市归国联合会内部控制制度》,包括“三重一大”制度、约谈工作制度、采购管理办法、差旅费管理办法、合同管理办法、资产管理实施办法、公务接待管理办法、商务接待管理办法、会议费管理办法、对外联谊合作经费管理办法、预算业务管理办法、收支业务管理办法、会计工作职责、出纳工作职责、公务卡管理办法等。严格财务工作流程,上墙公示,自觉接受监督,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。账务处理及时到位,会计核算规范,并按时上报相关统计报表,保障资金安全,确保上级的监督管理和指导。
我会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。具体由经办项目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,并对实施项目进行监督及验收。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”活动组织实施,一是活动开展前,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,经党组研究后报市委分管领导同意后组织实施,日常开放合作活动开展由分管领导、主要领导签批后经党组研究后组织实施。二是困难侨眷慰问及侨界维权工作的开展,市侨联按照“六大行动”及“四个必访”的工作思路及财务制度相关要求组织开展,活动方案经市侨联党组研究后或报市委分管领导同意后组织实施。
(二)绩效目标管理情况
我会对2个运转类项目和2个特定目标类项目都编制了项目绩效目标,覆盖率100%。每一项目,都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了产出指标、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,并对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,定性、定量明确具体指标内空及指标值,方便绩效管理,提高了对项目监控的规范性和项目操作的客观性、公正性和实用性。
包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、绩效目标填报的完整性和可行性、绩效目标过程监控的规范性和长效性、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。
(三)综合管理情况
1.“三公”经费支出情况:严格执行中央“八项规定”、省委省政府“十项规定”、市委市政府“九项规定”,加强“三公”经费管理。我会本年度未组织和未参加因公出国(境)活动,费用为0元。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:我会无公务车,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为0元。公务接待情况:2023年财政预算我会公务接待费为0万元,比上年减少0.38万元;其原因为2023年度公务接待费未纳入预算。
2.资产债务管理。我会加强资产管理,完成了清查盘点,做到了账实、账卡、卡实相符。2023年我会资产23.64万元,2022年本单位资产29.96万元,与上年度对比资产减少21.09%。
3.信息公开。我会依照规定,在预算和决算批复15日内,在本会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进行了公开,主动接受群众监督。
4.监督审计情况。2020年9月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我会2017-2020年度单位工作情况开展巡察审计。2023年11月市委第一巡察组对我会2020年9月—2029年9月开展巡察工作情况。
(四)综合绩效情况
1.重点项目绩效评价。
2023年度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经费”顺利通过了市财政局组织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估,项目管理规范、资金支出合规,实施成效良好。
2.部门职能完成情况。
2023年,市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中央和省委、市委要求部署,创新“12236”工作思路,立足“六项职能”,大力实施“六大行动”,推动全市侨联工作高质量发展,侨联工作再上新台阶,在8月31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被中国侨联通报表彰为“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”。
一、2023年重点工作
(一)党建引领有提升。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主题教育工作,持续举办“侨心向党”大讲堂10期,团结带领全市侨界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决定性意义,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切实把全市侨界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要求部署上来,确保“党有号召、侨有行动”。
(二)上争支持有成效。积极汇报争取全国政协委员、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在全国“两会”持续5年为巴中代言。2023年提交了《支持巴中创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》《支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》两个提案。争取省侨联、中国侨商会、省侨商会的支持和指导,成功举办巴中市侨商会换届大会暨川东北侨商会联席会议启动仪式,建立了川东北侨商会联席会议机制,缔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
(三)服务中心有突破。举办“2023知名侨商巴中行”活动,24家知名侨商企业共聚巴中,促进经贸文化交流。充分运用“亲情中华·回家过年”四川侨界迎新联谊会等平台,推介项目、宣传政策,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。全程服务、积极促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、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斌与巴州区、文旅新区成功签约,实现校、企、地三方合作共赢。争取“侨爱心”项目等捐资捐物计18万元,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。
(四)联络联谊有拓展。参加省侨联举办的“海外侨领研修班”,加强与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55名侨领的沟通联系,积极涵养友好资源。与浙江金华市侨联签订《友好侨联合作协议》,与金华市侨商会签订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增强为侨服务动能。组织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德国等巴中籍优秀人才视频参加首届“巴中人才周”活动。汇报争取市人大、市政协率队赴福建、广东考察侨务工作,同步开展高效投促活动。
(五)弘扬文化有亮点。开展晏阳初故里文化名片推广行动,到重庆等地进行专题调研,加强与晏阳初国际乡村建设学院等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交流,探索有效推广模式。支持市侨商会会员企业拍摄的晏阳初博士专题电影《平教之路》正式公映,扩大晏阳初文化影响力。发挥好“侨联视界·感知巴中”宣传品牌作用,着力讲好“巴中故事”。
(六)维护侨益有温度。积极开展“侨法进万家”系列活动,发放侨法宣传手册,针对出入境、海外留学务工等问题答疑解惑。深入侨企听需求、解难题、助发展,召开全市助企纾困工作座谈会,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问题。整合资金14万元,开展“访侨情·暖侨心”系列活动,实施精准为侨服务。争取市政府解决资金30万元,支持“一体化”建设市级“侨胞之家”。
四、评价结论
2023年,我会财务管理规范,预算编制科学、绩效目标设置合理,财政资金支出符合规定,取得了预期效果。
五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
(一)存在问题
1.由于市侨联人员和经费不足,为侨服务调研工作开展频率、范围较少、较窄,对家底掌握不够全面。
2.由于我会外出招商活动多,花费的差旅费等较多,所给经费不足,不利于工作的开展,使用范围狭窄。
3.单位无专业、专职会计财务人员,业务水平有待提高。
(二)改进建议。
1.建议对“服务发展·为侨服务经费”项目预算增加到50万元,更好的搭建开放合作、联络联谊平台,扩宽对外交流渠道,促进巴中经济发展。
2.新会计准则的实施,对会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,工作量加大,建议加强会计业务培训,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,提高工作质效。
附件:/UploadFiles/file/202407/2024072211005987.zip
巴中市归国华侨联合会
2024年5月20日
|